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2304 0

U0ugTDR0

2023/6/20 21:19:03   


  6月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会会长杜玉波,副会长管培俊,副会长、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伟,副会长、《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副会长、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玉,监事长孙维杰,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稼琼,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出席会议并发言。学会副会长林蕙青、李家俊、张大良,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会议。会议由杜玉波主持。

  杜玉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考量,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对以教育强国建设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待。他指出,教育强国关键是强。教育强国即为具有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水准教育公平,教育具备高能级服务国家发展能力,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国家,其内涵和特征一般呈现为强大的国民发展支撑力、强大的国家战略引领力和强大的国际舞台领导力。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在强国建设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成为大国科技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策源,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借鉴,这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他指出,学会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有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舆论支持。三是深化理论阐释,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向纵深发展。四是着力抓好落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和强大动力。

  管培俊指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支点,人才培养的出口,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高等教育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更好地担当作为,一是必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二是必须更加主动超前布局。要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上超前布局。三是必须更加有效应对变局。教育强国建设,既要修炼“内功”,也要开放交流。高等教育要更加开放,并把主动权牢牢掌握自己手中。四是必须更加奋力开拓新局。努力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西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开拓新局面。

  刘伟指出,教育强国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重要联结点和和交汇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必须勇于担负起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务,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高等教育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智慧力量。

  王希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字在“强”,要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握住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高教研究》编委会能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教育自信,努力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周玉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打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之间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会贯通,把握高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形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工作网络,使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会贯通。要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优势,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努力助力高等教育的开放水平提升和国际影响力扩大。

  孙维杰指出,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从“四个深刻认识”上下功夫。一是在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系统性上下功夫。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战略布局内外关系,重视整体性推动,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二是在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性上下功夫。要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三是在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艰巨性上下功夫。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教育战线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以更高的要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跟上新时代,培育下一代。四是在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效性上下功夫。教育强国是一个重大理论实践和发展创新,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时间和成效对我们是最大的考验。要加快站位高远谋划、科学严谨规划、持续务实计划、有效衔接细化的步伐,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

  王稼琼以“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好担负教育强国新使命“为主题阐发观点。一要提高站位,把牢政治方向。要深刻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属性,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要找准方位,担负时代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做到“境愈高时言愈浅””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宣传之力为教育强国建设鼓与呼。三要立足岗位,主动创新作为。深化高校媒体融合改革,主动做好“Z世代”的网络空间新表达,讲好教育新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铸魂育人的“最大正能量”。

  朱旭东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他结合对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理解认识,提出了八条对策建议。一是要健全师范教育体系。二是要完善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三是要持续推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四是要加大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五是要解决教师教育体系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优质均衡发展。六是要加快推进学科师范教育体系重构,不断提高学科教师教育水平。七是要以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为依托。八是要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体系建设。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召开,各分支机构理事长、秘书长,学会秘书处各部门、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参会。

热门主题

  1. 解锁新技能,实现财务自由。应届生的我们更需打好基础!

  2. 在面对“热门”专业时选择要理性科学

  3. 多起校园欺凌事件引广泛关注 校方应承担什么角色?

  4. 关于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数字化研讨会的通知

  5. 贵州2023高考成绩6月24日公布

  6. 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中部地区)、教育部与湖北省会商会议在武汉召开

  7. 2023年四川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公布,预计6月23日22:00起可以查分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作者最新文章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2. 怀进鹏会见匈牙利文化创新部部长查克

  3. 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4.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5.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甘肃考察调研

  6. 不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带入考点!北京高考考前温馨提示、考场规则来了

  7. 安检升级!多地明确考生防疫政策!今年高考有新变化

  8. 教育部、商务部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联合举办电子商务行业网上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超15万条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上去去 sququ.com 浙ICP备19022478号-2